所謂的“炒種”現象,就是低價收購回來,以高於商品市場價格的3倍以上作為種源銷售。例如一對約800克的黑豚(一公一母,約2~3月齡大)在一些“炒種”者要賣到100~400元,而在廣西一規模化養殖場裏,一對才賣50元,商品30元/公斤(每隻約650克左右)。
黑豚鼠炒種騙局
一個賣種者看是不是在炒種,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了,如養殖豚鼠,目前市場的零售價約30元/公斤左右,但如果賣種者的回收價是50~60元/公斤,他對外供應的種是商品的幾倍以上,這就不正常了。
所以大家在選擇特種養殖項目前,要仔細分析引進技術和品種的可行性,去看看養殖現場,到了現場,不要說是來買種的,是說來購買商品的,試探對方是否真的有和願意將商品賣給你(如你想養殖竹鼠,對方是否願意按照市場價賣給你一百公斤),如果願意賣(注意,要馬上真的買幾隻,可以到外麵飯店品嚐一下),並可以長期供應,那就是正規大型的養殖基地,如果舍不得賣或者以種種理由推托,但卻說商品沒有,而種卻大量有,這就有可能這裏隻是賣種而已,或許自己都根本沒有大規模養殖成功過。對於這樣的項目、單位你敢引種嗎?承諾的回收你敢相信嗎?
辨別黑豚是否在“炒種”的最簡單方法
1、種豚是否高於70元/對,特別是高於100元/對的最好不要前去接觸。
2、這個養殖場裏是否有一定數量的商品黑豚出售,如果這個養殖場隻有種豚銷售,且價格高於60元/對,但卻沒有一定數量的商品黑豚銷售(或者故意將商品黑豚價格說高些,如高於60元/公斤,設置你購買的障礙,對於宰殺品嚐更是免談的情況),有這兩個現象就極有可能是在“炒種”,或者這個養殖場本身也是養殖不久、規模少,建議不要在這種養殖場或公司引種。
黑豚鼠的銷售推廣經驗
黑豚是被以前炒種“炒臭”了的項目,過去除了炒種,基本上沒有上過市場,就連養殖戶都不知道黑豚的肉味道究竟怎麼樣。要推開市場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讓人知道黑豚肉的美味。因此實驗場在每屆交流會、培訓班都免費給學員品嚐,特別是針對各地農業部門、當地政府部門、前來考察的客戶、學員等,隻要有兩人以上中午在實驗場吃飯,實驗場就絕對專門用一砂鍋做一鍋黑豚肉免費品嚐(今年開始),這一招的效果十分有效,可以這麼說:前來考察的農業部門在吃完後有80%決定上這個項目;當地政府部門官員吃了後帶人前來購買或介紹飯店上這個菜;前來考察的客戶和學員吃完後有85%以上走時會帶上幾隻或幾十隻商品豚或種豚……。
“物以稀為貴,食以黑為補”,20世紀90年代以來,一股食黑旋風席卷全球,黑色食品被列為繼綠色食品之後的第四代自然功能食品,將成為人類最喜歡的食品。現代科學研究證明,黑色食品不僅營養價值高,而且有清除人體內自由基、抗氧化、降血脂、抗腫瘤、助陽功、抗衰老的特殊功能。
現在,具有“黑色食品”與“綠色食品”雙重身份的黑豚“爬”上了人們的餐桌。食黑豚熱在全國開始升溫,消費量開始上升,黑豚養殖業也由於消費市場的強勁拉動而變得開始火爆。麵對如此“炙手”的黑豚養殖熱潮應你該如何選擇?黑豚的養殖前景現在已經可以看見,相信大家會做一個明智的選擇。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