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殖鵪鶉的時候有人會有一種技術需求不高的感覺,但是養殖起來卻是錯誤頻繁,其實原因很簡單,養殖都有各自需要側重的地方,及時發現就好了。那大家知道養殖鵪鶉的時候哪些屬於技術要點嗎?
1、養殖密度
第一點自然就是密度了,鵪鶉小巧玲瓏不占地方,但是這不意味著養殖戶可以把養殖密度提高,因為密度高了會很嚴重的影響到養殖收益,從育肥到產蛋都是如此。密度過大時整個群體的鵪鶉活躍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後續表現為育肥效果下降,越來越多的鵪鶉變得瘦弱,因為鵪鶉沒有足夠的場地,它們會越來越不願意走動,最後就是養殖事故頻發階段了。
2、飼料變化
鵪鶉體型小,所以飼料方麵也是很講究的。雛鵪鶉的飼料一般選擇飼料糊之類的東西,這樣利於消化,要稀一點,太粘稠了會導致雛鵪鶉消化不了出問題。一周以後可以慢慢的喂養一些碎顆粒物質,大小控製在米粒的一半左右。兩周以後基本就是正常的喂養了,飼料裏麵還需要增加一些新鮮的草料之類的東西了。飼料一定要跟著鵪鶉體型大小來適當的調整。
3、光照時長變化
光照對於鵪鶉的影響也是較大的,尤其是在產蛋期,所以這個也是個要重點注意的。雛鵪鶉對於光線比較敏感,但是需要多休息,因為體質不行,所以每日的時長控製在十個小時左右,三天以後可以慢慢增長,正常的時期控製在14個小時左右,產蛋巔峰期控製在16個小時左右,產蛋期光照時間長點有利於提高產蛋數量。
4、生長環境
好的生長環境是鵪鶉產量保持的基礎之一!鵪鶉籠子要幹燥一點,準備軟一點的墊料,籠子周圍不要有尖銳的物質存在,籠子縫隙不能通過頭部,風口不能對準籠子,這些都是基本要跳幀的地方。隨後就是衛生要及時清理,尤其是糞便的殘留,有條件的可以在底部準備濾網,這樣會節省清理時間。
以上就是鵪鶉雷竞技下载 要點了,養的鵪鶉好壞很大程度都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,然而這些確實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地方,大家看完後要針對性的調整下自己的養殖方式!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