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蹄疫(FMD)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、幾乎可以感染所有偶蹄動物(豬牛羊等)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高度接觸性的烈性傳染病。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傳染性最強、對
畜牧業危害最大的動物傳染病。特征:傳播速度快、流行範圍廣,成年動物的口腔粘膜、蹄部和乳房等處皮膚發生水皰和潰爛,幼齡動物多因心肌受損使其死亡率升高。
一、口蹄介紹
1.0疫預防
1.1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
病毒在幹燥糞便中存活14天,泥漿中存活6個月,尿中存活39天。在土壤中夏季可以存活3天,冬季存活28天。
1.2傳播
2.2.1通過人員傳播與感染動物接觸的人員可以保持和呼出病毒達36個小時並成為傳染來源。
1.2.2空氣傳播
受感染動物的氣溶膠通過空氣傳播,豬氣溶性排泄病毒量最大,每天排出400,000,000個病毒粒子,牛對氣溶性傳播最易感,0~12個病毒粒子即可感染一頭牛。鳥類也可以在傳播中起作用。
1.3口蹄疫的免疫
口蹄疫存在7個血清型,這7個血清型是相互獨立的病。目前來講,豬口蹄疫主要是O型、A型和Asia1型。其中O型口蹄疫是感染最多的,也是最難防控的,應引起關注。需要提醒大家,O型口蹄疫疫苗對A型口蹄疫是沒有交叉保護作用的。目前A型口蹄疫疫苗隻有牛的,沒有豬的。但是牛的口蹄疫疫苗是不能用來打豬的,豬的口蹄疫疫苗可以用來打牛。因為豬的口蹄疫疫苗需要較高的抗原含量,一般來講,打1頭豬的疫苗量可以用來打10頭牛,10頭牛所用的口蹄疫疫苗量隻能用來打1頭豬。
免疫是口蹄疫防控綜合措施之一,免疫可以降低動物的易感性;有效的免疫可以降低動物之間病毒的傳播:可以減少病毒的排放數量;那麼如果發生了口蹄疫,應急免疫接種疫苗能否控製疫病流行呢?試驗表明,奶牛應急免疫接種效果是比較好的,其次是羊,豬的應急免疫接種效果最差,不能消滅口蹄疫,但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數量。
豬群中暴發口蹄疫是否可以通過免疫來進行控製仍然存有疑問。免疫不能防止傳播,但可以延緩暴發。群體免疫保護率達到85%,可提供群體保護,保證口蹄疫不會發生大流行。
口蹄疫免疫可以減低發病次數,逐漸減少環境中病毒,但不會根除疫病。
另外,疫苗也無法保證動物不發生口蹄疫,日常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。南方一些大型
種豬場,在場外一千米範圍內不允許運輸豬和飼料的車進入。
1.3.1影響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
影響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疫苗本身效力(有些疫苗抗原含量不夠);疫苗儲藏條件;疫苗使用方式(多價疫苗優於單價疫苗);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匹配性;母源抗體;免疫耐受,免疫抑製性疫病,特別是藍耳病(如果豬場發生藍耳病,則更易感染口蹄疫)。
1.3.2牛口蹄疫與豬口蹄疫差異
1.3.2.1免疫應答快慢不同:牛產生免疫應答比較快,豬比較慢;
1.3.2.2免疫效果不同:牛的免疫效果較好;
1.3.2.3免疫所需的抗原量不同:豬多牛少。荷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免疫豬,豬疫苗含抗原是牛的4~10倍。因此,豬的口蹄疫疫苗可以用來免疫牛,但用牛的口蹄疫疫苗免疫豬,則達不到免疫保護的效果。
1.3.2.4感染途徑差異:牛通過呼吸道感染。
1.3.2.5排放病毒量差異:豬多牛少。
2、關於藍耳病疫苗最常見的問題
2.1基因缺失藍耳病疫苗的應用策略
2.1.1對於
種豬不穩定,生長豬不穩定的情況全群普免,首次免疫間隔4周免疫兩次,此時不對仔豬進行免疫。
2.1.2對於
種豬不穩定,生長豬穩定的情況
全群普免,首次免疫間隔4周免疫兩次,此時可在2~4周對仔豬進行免疫。
2.1.3對於
種豬穩定,生長豬不穩定的情況
每次產後對母豬進行免疫,2~4周對仔豬進行免疫。
2.1.4對於
種豬穩定,生長豬穩定的情況可不免疫,或每次產後對母豬進行免疫,2~4周對仔豬進行免疫。考慮到可能存在的豬瘟感染,因此,仔豬可在4周齡將藍耳病疫苗與豬瘟疫苗同時免疫。
2.2疫苗應用的注意事項
1.2.1一個豬場和一個豬群僅用一種弱毒疫苗,防止互相幹擾,避免重組的危險。
2.2.2要使用毒力低,副作用小的疫苗,防止對豬群造成不利的影響,防止對豬體產生免疫抑製作用。
2.2.3要使用同源性好的疫苗,變異毒株要采用變異毒株的疫苗。
2.2.4要使用體內帶毒時間短的疫苗,防止帶毒時間過長毒力返強,防止散毒傳播給非免疫豬。
2.2.5要使用耐熱保護劑疫苗,保證疫苗劑量的穩定性。
二、如何有效防控好口蹄疫?
明確總目標:口蹄疫病毒有六怕:怕高溫、怕陽光、怕酸、怕堿、怕福爾馬林、怕疫苗。
確保豬舍內環境幹燥、室溫控製在15-22度之間,產房仔豬設立保溫箱(溫度控製在25-28度)。
2.一旦發現周邊地區有發生口蹄疫現象,應立即對本場生豬開展緊急疫苗接種,同時用燒堿、生石灰消毒欄舍;用高錳酸鉀或者碘溶液噴霧豬舍空間,消毒空氣等。
3.提高豬群機體抵抗力,做好豬場保健。建議增強豬群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,特別是抵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。
4.做好豬場口蹄疫疫苗免疫:種母豬每隔4-6月免疫一次,育肥豬群免疫2次,23-25日齡首免,60日齡二免。但口蹄疫疫苗免疫應激特別嚴重,其臨床表現為:過敏倒地、呼吸急促、皮膚發紺、體溫升高,采食量下降,嚴重的甚至出現死亡。因此,多數
養豬場不願意接種,給口蹄疫防控帶來巨大的困難。針對疫苗應激情況,緩解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應激和過敏反應,產生高水平口蹄疫抗體,提高日增重,降低料肉比,預防口蹄疫的發生,提高養殖效益。
三、豬場已經發生口蹄疫了,怎麼處理?
處理總原則:當豬場發生口蹄疫或疑似口蹄疫時,必須按“早、快、嚴、少”原則,采取得力的緊急措施,盡快將口蹄疫消滅在萌芽狀態。
早:一旦發現立即隔離,其他豬群進行緊急疫苗接種。
快:立即封鎖疫場,發病期間禁止向外出售任何豬隻。本生產線飼養員各就各位,不得到其它豬舍工作(串倉),並立即使用對病毒效果較好的消毒劑對豬舍、豬群、生產區內的主要通道進行嚴格消毒。
嚴:撲殺病豬是控製口蹄疫傳播的關鍵措施,病死豬進行深埋處理。
少:酌病豬情況進行少量
治療,如:有心肌炎症狀,可使用少量強心藥物。蹄肢破裂處塗抹紫藥水。(資料來源:互聯網)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