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葉菊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它的葉片含糖量高達6%-12%,被譽為世界三大糖源之一,現在在世界各地皆有種植。而在甜葉菊扡插育苗過程中死苗現象發生多,有生理性的病害造成,也有侵染性病害造成的,下麵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生理性病害
生理性病害主要和土壤有關,比如土壤pH值過高或過低,苗床基肥施用不當都有可能會引起大麵積死苗,這種病害表現為不紮根、不萌發新芽,莖部變黑,然後葉片發黑,死苗。還有前茬施用殘留時間長、對於甜葉菊敏感的除草劑,導致甜葉菊在扡插後中毒而死,這種症狀主要表現為葉片發黑、幼莖發黑。另外扡插後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高溫高濕,也會造成大麵積死苗。
2、侵染性病害
造成甜葉菊死苗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三種,一種時立枯病,是一種真菌性病害,是甜葉菊育苗過程中主要病害,在一般苗床都有發生,大田發生比較少。主要症狀是幼苗莖基部出城水漬狀黃色病斑,擴大後溢縮,呈黑褐色幹枯死亡。二是菌核病,也是一種真菌性病害,一般在苗床上2-4月發病最終,發病時個別幼苗基部出現水漬狀不規則形病斑,並逐漸向上部和下部擴展蔓延,最終導致植株萎焉呈黑褐色死亡,並迅速向梓州擴散,有時整個苗床成百上千幼苗死亡。三是枯萎病,是甜葉菊生產過程中一種係統性侵染病害,主要發生在瓜類作物和棉花種植地塊進行育苗的苗床上,在陰雨天極易誘發,在久雨突晴發病最重。
3、防治方法
對於生理性病害的防治,主要是提高改變育苗環境實現,首先是不使用有毒害為主的土壤進行育苗;二是不用瓜類、棉花茬口進行甜葉菊育苗,以防土傳病害發生;三是加強苗床管理,調整溫濕度,創造適宜甜葉菊生長而不利於病害發展的環境。而對於侵染性病害,可以防止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、百菌清在發病初期噴灑防治,用藥後要注意通風降濕。
以上是甜葉菊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紹,希望能幫助到你,想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,敬請關注我們。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