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藥產地在哪裏?
山藥的產地原為河南焦作,現在主產地為河南博愛、武陟、溫縣等地,山西、陝西、山東、河北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雲南、貴州、廣西等地也有栽培,以廣西、河北、河南等地為主的幾大產地構成了國內主要山藥栽培區。河南懷慶府(博愛、武陟、溫縣)所產最佳,謂之懷山藥,懷山藥曾在1914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,遂蜚聲中外,曆年來向英、美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。
山藥的營養價值
1、山藥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隻有同一質量紅薯的一半左右,不含脂肪,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。
2、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,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澱粉的分解產物糊精,糊精可以幫助消化,所以山藥是可以生吃的芋類食品。
3、山藥含有多種微量元素,其中鉀的含量較高,所含維生素的種類和數量較少,幾乎不含胡蘿卜素。
4、山藥的葉是胡蘿卜素的極好來源,也是鈣、鐵、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。
山藥的功效與作用
1、健脾益胃:山藥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含有澱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質,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,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症。
2、滋腎益精: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,有強健機體、滋腎益精的作用,但凡腎虧遺精、婦女白帶多、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。
3、益肺止咳:山藥含有皂甙、黏液質,有潤滑、滋潤的作用,故可益肺氣、養肺陰、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。
4、降低血糖:山藥含有粘液蛋白,有降低血糖的作用,可用於治療糖尿病,為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。
5、延年益壽: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、維生素及微量元素,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,預防心血疾病,取得益誌安神、延年益壽的功效。
6、抗肝昏迷:近年研究發現山藥具有鎮靜作用,可來抗肝昏迷。
山藥的種植技術
1、土地選擇:選擇地勢高燥、排水良好、土層深厚、鬆軟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,要求上下土質一致,如下層有較薄的粘重土層,挖溝時挖去,也可種植。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。山藥不能連作,一般應隔3年輪作1次。
2、開溝整地:長根品種按行距1米,在田間挖南北向深溝,溝寬28~30厘米,深140厘米。挖時將上下層土分別堆放在溝的兩側,溝底20厘米的沙土就地挖翻耬碎。經晾曬幾天後,先將底層土耬平踩實,再分別填入下層土、上層土,每填20厘米耬平踩實1次,要拾淨所有瓦礫雜物。為便於開溝,一般都是先隔行開挖,待填平半條溝後,再開挖剩下的半條溝。
3、種塊處理:在種植前20~25天選符合所栽品種特征的無病塊極上端較硬的根頭作種,將其一端斷麵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,然後放太陽下曬幾天,以殺菌和促進發芽。曬種期要輕拿輕放,以防擦傷,同時要做好防風、防雨和防霜凍工作。
4、適時種植:華北地區多在4月下旬,長江流域多在4月上中旬,華南地區則在3~4月。種植前要在大田周圍挖深圍溝,深達1米左右,寬0.6~0.8米,並與外溝相通。然後在種植行中央拉繩,按行距5~6厘米,在溝中用10~12厘米粗的鋼筋棍按株距20厘米逐一打洞,深入鬆土層底部。排放好一溝後,隨即覆土起壟,壟高10厘米。
5、施足基肥:下種後到出苗前,將種植溝兩側行間土壤深翻20~30厘米,施入基肥。有機肥和無機肥要配合施用,施腐熟廄肥或糞肥2000~4000千克/畝,外加尿素20~25千克、過磷酸鈣l5千克、硫酸鉀25~35千克,並與翻土充分混合。
6、支架引蔓:山藥一出苗就要及時搭支架引蔓向上生長,一般用細竹竿或樹枝插搭人字架,架高以2~2.5米為宜。如因材料所限,至少也要高達1.5米。支架要支插牢固,防止被台風吹倒。
7、中耕填土: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,一般每隔半月進行1次,直到莖蔓已上半架為止,以後拔除雜草。要將架外的行間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內行間,使架內形成高畦,架外行間形成深20厘米、寬30厘米的畦溝,以便雨季排水。
8、合理追肥:在莖蔓已上半架時追施l次,根據植株長勢施尿素10~15千克/畝。旺苗偏少,弱苗偏多,以求全田平衡發展。以後在莖蔓滿架時,如有黃瘦脫力現象,可再追施1次。
9、灌溉排水:山藥為耐旱作物,但為求豐產,也要適當澆水。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後,如遇久旱不雨,土壤充分發白,應輕澆1~2次,至土壤表層潤濕即可。以後到夏秋之交,如遇幹旱炎熱天氣持續1周以上,也要清晨澆涼水抗旱。山藥更怕澇,多雨季節要及時清溝排水,達到田無積水。
山藥的做法大全
1、清炒山藥
【材料】山藥400克,青椒、紅椒各15克,鹽3克,雞精2克。
【做法】①將山藥去皮洗淨,斜切成薄片,青椒、紅椒分別洗淨,切片。②炒鍋注油燒至七成熱,放入山藥片滑炒至熟,再放入青椒片和紅椒片翻炒,調入鹽和雞精調味,起鍋裝盤即可。
2、山藥粥
【材料】山藥30克,胡蘿卜20克,米30克,菠菜泥少許,水2杯。
【做法】山藥、胡蘿卜削皮,切小塊(約1厘米見方)。米加2杯水煮滾,加入山藥及胡蘿卜一起煮開,轉小火再煮約15分鍾,再加入菠菜泥即成。
3、山藥玉米排骨湯
【材料】豬肋排2根,甜玉米1根,山藥半根,蔥、薑、黃酒、鹽適量。
【做法】①豬肋排剁成小段,鍋入涼水,入排骨,開鍋後排骨過涼水洗幹淨,砂鍋放溫水,將排骨放到砂鍋裏,中火燒開。玉米切段,山藥切成滾刀塊,蔥切絲,薑切片。②中火煮排骨大約40分鍾後放入玉米、山藥、蔥絲、薑片,倒入一勺黃酒,轉小火繼續煮40分鍾後,按個人口味加鹽後關火即可。
4、山藥炒羊肉
【材料】羊肉200克,山藥1跟,香芹2根,紅尖椒2個,食鹽半勺,薑3克,蒜5瓣,料酒1大勺,生抽1大勺,老抽半勺,香油1小勺,大蔥1段,植物油和白胡椒粉適量。
【做法】①將羊肉切成片,香芹切段,蔥薑蒜切片,紅椒切圈。②將山藥去皮切厚點的片,入開水鍋中焯個10秒鍾撈出備用。③鍋入油加熱,下入羊肉片炒斷生後立刻盛出。④淨鍋再入油,炒香蔥薑蒜,下入羊肉片、香芹段、紅椒圈炒片刻。⑤再加入料酒和山藥,快速加入生抽、老抽、鹽和白胡椒粉大火炒勻,最後淋入香油即可。
5、山藥胡蘿卜排骨湯
【材料】豬小排400克,山藥300克,胡蘿卜100克,紅棗適量,薑適量,小蔥適量。
【做法】①豬小排用清水泡20分鍾,除去血水,山藥、胡蘿卜用小刀刮去皮。鍋中放入冷水,小排放入鍋裏煮沸,一定要冷水放入,不然肉質口感不好。②撈出炤好水的排骨,胡蘿卜、山藥切塊,薑拍好,把排骨、山藥、胡蘿卜、適量紅棗和拍好的薑一起放在高壓鍋中,放水沒過菜。③蓋好鍋蓋蒸煮30分鍾,放入適量鹽、小蔥出鍋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