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爪蘭開花時間
蟹爪蘭根據花期的早晚分為早生種、中生種和晚生種,花期從9月至翌年4月,花單生於枝頂,玫瑰紅色,而且根據所在地域花期也會有所差異,但因為養殖方式的關係,有些蟹爪蘭被調控在十月開花。在日本、德國、美國等國家,蟹爪蘭已規模性生產,成為冬季室內的主要盆花之一。
蟹爪蘭嫁接技術
1、嫁接時間:嫁接時間在春末夏初,或夏末秋初均可,但以春末夏初嫁接最好。南方地區以5月中旬最適宜,這時正值蟹爪蘭和仙人掌的生長旺季,可選得理想的接穗和砧木。另外此時溫度適宜,接穗和砧木的親合力強,不易腐爛,成活率相對來說就比較高。
2、砧木選擇:蟹爪蘭嫁接砧木選取一年生長條型、肉質不太厚但長勢旺盛、無病蟲害的仙人掌分枝作為砧木,長度在8~12厘米之間。從母體上取下,下端剪成平口,扡插至沙壤中,培養2~3個月,待成活後,即可做嫁接砧木。
3、接穗選取:蟹爪蘭嫁接接穗選取健壯的蟹爪蘭母株,從其上選擇當年生較嫩並帶有節的頂枝做接穗,長度為3~4厘米(接穗過長萌芽後生長勢較弱)。用經過酒精消毒的刀片將接穗下部兩側削成楔形,削口長度0.8~1.2厘米左右。
4、嫁接方法:先將接穗基部一節的兩麵斜削成鴨嘴形。削麵長度為1.5~2.5厘米,盡量一刀削成,便於成活。然後在砧木頂部縱切一刀,刀口寬度與深度要比接穗削麵大一點,將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切口內並加以固定。最後把接好的花盆置於避風雨的陰涼通風處,約20~30天可望成活。
蟹爪蘭養殖方法
1、花盆選用:蟹爪蘭花盆可使用泥質花盆、塑料盆、瓷盆、陶盆,但以泥質花盆為好,為與家庭裝潢相協調,可以用色彩有變化的塑料花盆栽培,宜選用其冠徑2/3盆徑的盆栽培。
2、土壤配置:蟹爪蘭喜肥沃、疏鬆的土壤,家庭可使用3份園土、4份腐葉土、3份沙或者4份泥炭土、2份腐葉土、2份沙、2份珍珠岩(或火山岩),土壤配好後最好高溫消毒後再用,亦可在太陽下曝曬殺菌。
3、合理澆水:蟹爪蘭屬附生類仙人掌,在自然環境中常附生於樹上或潮濕山穀,因而栽培環境要求半陰、濕潤,但盆土不能過濕,奉行“幹透澆透”的原則。高溫季節2至3天澆水一次,忌中午澆水。冬季溫度較低,可一周澆水一次,忌傍晚澆水。
4、適時施肥:蟹爪蘭喜肥,肥料充足時分枝多、花多。葉芽萌出後開始追肥,生長季節可每15~20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或1000倍“花多多”通用肥1次。秋末應減少施肥次數,氣溫低於10℃時停止施肥。夏季氣溫較高和冬季氣溫較低時不施肥。
5、光照控製:蟹爪蘭怕炎熱高溫,忌曝曬和雨淋,因而夏季應放在室內通風處或陰麵陽台上。立秋後蟹爪蘭逐漸恢複長勢,應放在見光50%的地方,如蔭棚或向陽窗口,以接受光照,促進花芽分化。隨著天氣轉涼逐步增加光照,晚秋至冬季應給予充足的光照。
6、花期調控:蟹爪蘭是短日照植物,可以通過調控光照時間來實現控製花期的目的。要促成開花則按所希望的開花時間提前60至70天開始短日照處理,每天自然光照時間8小時,其餘時間遮光處理。持續遮光,不能中斷,一般可在20天以後見花蕾。
蟹爪蘭注意事項
1、秋涼後應將蟹爪蘭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,如果秋、冬季得不到充足的陽光照射形成的花蕾將會脫落,開花減少或不開花。
2、蟹爪蘭植株生長較大時,易頭重腳輕,需搭架綁紮,可用鐵絲等物搭架支撐。花敗後應將殘花連同末端的開花莖節一起剪除,並注意控水,待新芽長出後可澆水保持盆土濕潤。
3、蟹爪蘭嫁接苗的上盆盆土可用腐葉土3份、園土4份、河沙3份,另加少量有機肥或骨粉等作基肥。一般每隔1~2年換1次盆。換盆宜在春季花開敗後進行。
4、蟹爪蘭早春花謝後,有約40天的休眠期,此時應控製澆水,但要注意鬆土,保持盆土偏幹。當頂端開始萌生新芽時,即開始澆水,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,但切忌盆內積水,以免造成爛根。
5、蟹爪蘭進入夏季高溫季節將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,應少澆水,使盆土保持半濕狀態,避免雨淋。
4、蟹爪蘭人秋後隨著天氣轉涼逐漸恢複長勢,開始正常澆水,保持盆土濕潤。現蕾期要經常噴水霧,保持變態莖及花蕾濕潤,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。開花後要控製澆水,以延長花期。